2018年,在集团公司的科学部署下,丽天码头开启了对标海企仓储的高质量发展改革之路,让原本岌岌可危的老企业焕发了新生机,取得了不错的改革成效。但是,丽天码头管理团队清醒的认识到,现阶段公司主要矛盾已经从老企业“起死回生”的发展需求与团队活力不足的矛盾,转化为了跻身优秀行列的发展需求与团队能力欠缺锻炼的矛盾。恰逢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(2020-2022年)》的实施,丽天码头在集团公司地指导下,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改革破局方向:即建设好、完善好、落实好公司的安全生产体系、合规经营体系、人力资源体系、信息化服务体系、 技术创新体系和党建文化体系。
一、完善安全管理体系
在年初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,确保安全责任覆盖全员;根据新发布的《安全生产法》及省市级安全法规,重新梳理公司安全职责体系,创新设置“关键词”式制度条款,便于记忆理解。在此基础上,用“安全积分制”做乘法,全面加强员工参与隐患排查、风险辨识等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积极性,效果显著;用“可视化管理”给安全文化宣传工作做“加法”,容易理解、趣味性强的标识,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标准、理解规范;“小灶式”、“在线式”强化培训的针对性,给安全教育做减法,提高培训的效率和质量;应急演练做“除法”,无提示、半提示、全提示、闭环复检,多角度找出应急能力薄弱点,针对性进行完善。
二、加强合规经营体系
按规成立合规管理领导小组,全年完善发布了《印章使用及管理规定》、《合同审核卷宗管理制度》、《调度例会制度》等24项制度,规范内部管理流程;优化“三重一大”决策、股东会议事规则、董事会议事规则、财务内控管理办法等科学决策及管理制度形成初稿14项,划出管理红线、明确主题权责,为细化经营风险管控举措奠定坚实基础。
三、优化人力资源体系
在上半年全面推行社招、校招、内推相结合的公开招聘机制,初步解决公司一线“用工荒”问题的基础上,一是完善全员竞聘方案,实现全体竞争上岗、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;二是优化薪酬分配,结构性提升安全奖、绩效奖、学技工资占比,进一步将薪酬分配向高技能人才、一线产业工人倾斜,真正让技高者多得、多劳者多得;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,制定高层任期制契约化方案、中层目标考核(至少50%绩效挂钩年度计划)、基层绩效考核办法,实现覆盖全员的“优绩优酬”绩效考核。
四、重构信息化服务体系
根据公司“十四五”长远规划目标,重新设计新货权ERP系统,已经完成第一步关口前移和第二步消灭人工开票,全面精简装卸手续流程。同时将服务阵线前移,实现槽车预约系统与园区卡口的深度联动,车号自动识别放行、扫描自助开票,解决了厂区外部槽车乱停乱放的安全隐患;逐步推进简单、有序、高效的服务流程,全面向“自助式”、“无纸化”过渡。
五、提升技改创新体系
公司技改难点在于历史遗留问题多、新项目施工压力大、安全环保政策变动快,年初、年中先后两次对现状进行深入把脉,形成了商务、货管、储运、技术中心等多部门联动排期的技改机制,以极高的效率整改隐患任务742项、完成特殊作业1746项,在边经营边整改的情况下“闪转腾挪”完成24台位下装鹤管改造、9台储罐功能完善;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。
六、规范党建文化体系
利用党建+安全的红色夜校平台,组织专家讲授“企业主体责任与职业素养”的专题教育;深入落实“两在两同”工作要求,结合“一线工作法”系统性部署防疫防汛工作以及“党员先锋岗”的建设,保障排查工作“无死角”、“零遗漏”;组织员工观看《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100年》、《革命者》等红色影视作品,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;增加保障设施,完成二次提升的员工更衣室、自助餐厅、洗衣房等功能用房施工并投入使用,完成自助餐厅、停车场周边绿化施工,厂区围墙施工推进33%、完成洗舱站景观设计,逐步推进花园式库区建设。